“母婴水”是智商税吗?专家:理性看待商家炒作噱头
“母婴水”是母婴水智商税吗?
蒸馏水、矿泉水、智商作噱苏打水、税专母婴水……目前,家理家炒瓶装水市场产品种类繁多,待商而包装、母婴水名字颇高级的智商作噱“母婴水”引起大家关注。市民王女士在网购平台上发现,税专“母婴水”的家理家炒售价比普通饮用水高出4至7倍,便向记者表达疑惑:“同样是待商瓶装水,‘母婴水’售价如此高,母婴水是智商作噱有特殊功效吗?”对此,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研究妇幼营养和公共营养的税专专家。专家称:“‘母婴水’是家理家炒商家的噱头和炒作,目前我国没有制定与‘母婴水’相关的待商国家标准,婴儿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饮用水即可。”
市民
市售“母婴水”价高物未必美
记者在网购平台上输入“母婴水”关键词,商品页面出现多个品牌的相关产品,商品介绍中含有“婴幼儿专用”“宝宝饮用水”“低钠淡矿”等字眼。
从售价上看,6瓶1升装的农夫山泉“母婴水”在电商平台上售价55元,平均1升售价超过9元;而声称进口的新西兰品牌“27000”,20瓶350毫升“母婴水”售价为99元,每升售价在14元至15元间,是平均每升售价2元的普通饮用水的7倍多。
“母婴水”在广州实体店是否有售?记者走访了位于广州天河公园附近的大型超市。在超市饮用水专区的货架上,摆放有少量“母婴水”产品。6瓶1升装的农夫山泉“母婴水”售价为50元,产品包装上写有“天然饮用水”字眼,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适合婴幼儿饮用”。超市销售员称:“母婴水销量很低,摆放的数量不多。”
对于高价的“母婴水”,不少“宝妈”和“宝爸”认为物非所值。家有5个月婴儿的吴女士直言,“母婴水”售价夸张:“我的第一感觉是‘智商税’,商家瞄准家长担忧小孩成长的心理,制造噱头牟取暴利。”
“准宝爸”徐先生做足了功课,查询过“母婴水”与普通饮用水的差别:“依靠‘母婴水’来保持身体健康或维持体内元素平衡不太现实。”徐先生认为,无须过多纠结是否要使用“母婴水”,只要保证饮用水日期新鲜、品牌有保障、来源正规、家庭储放无污染,并定时清理、消毒饮水器具即可。
专家
应理性看待商家炒作噱头
市场售价高昂的“母婴水”,到底是确有特殊功效,还是商家营造噱头炒作?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卓勤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母婴水’相关明确标准,这只是商家为了提高销量、增加利润而命名的。”
婴儿是否需要补水,婴儿饮用水有什么讲究?蒋卓勤指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有清晰的建议:“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建议以纯母乳喂养,所有的营养包括水分都由母乳提供,不需要添加任何辅食,必要时可以喂点水。婴儿在六个月以后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但没有必要特定使用‘母婴水’。”
不少“母婴水”产品打着“低钠淡矿”的标签,蒋卓勤认为,这在安全和营养上没有特别之处。蒋卓勤说:“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虽然水中含有部分矿物质,但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我们日常摄入的钠主要来源是盐、酱油等烹调用品及食物,过分关注水的钠含量并没有多大意义,水中的钠含量微不足道(人为加入钠盐的水除外)。相反,多喝水有利于排钠才是真道理。”
记者 马思泳 实习生 麦家慧
相关文章:
- 17条政策为工业经济“添薪蓄力” 力求2023年“开门稳”
- 评论:楼市需求端“纾困”要与培育潜力需求结合
- SpaceX运送首个全平民乘组前往国际空间站
- 国海策略:利差倒挂并不意味着市场将再次面临大幅回调 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三条线索
-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绿茶集团IPO:疫情致不确定性增加,拓店下沉、布局预制菜能否带来“困境反转”?
- 让我们一起守“沪”
-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基建投资将成拉动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降准、降息空间依然存在
- FTX“债务窟窿”有多大?前50大债权人名单出炉:欠款超30亿美元
- 国内云厂商迷思:长期主义与规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