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了盈利的瑞幸咖啡会再次冲击上市吗?
本报记者 李乔宇
5月24日,实现上市瑞幸咖啡(OTC:LKNCY)发布了未经审计的盈利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幸咖第一季度总净收入24.046亿元,再次同比增长89.5%;公司季度经营利润首次转正,冲击实现整体盈利。实现上市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盈利瑞幸咖啡门店数量已增至6580家,幸咖其中自营门店4675家,再次联营门店1905家,冲击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实现上市咖啡连锁品牌之一。
“从3月开始,盈利各地疫情给公司经营带来了很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幸咖但一季度我们仍然逆势实现了收入强劲增长,再次并首次实现公司营运利润转正。冲击”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表示,这证明了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同时得益于瑞幸咖啡门店布局科学、成本结构合理、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应急预案完善等优势。
郭谨一同时透露:“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加大对于数据算法、物联网IoT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投入,包括人才引进、自动化营销、智慧门店和智能供应链体系建设等等。”
瑞幸咖啡的盈利也再度激发了市场对于咖啡市场增长空间以及瑞幸咖啡上市计划的讨论。对于是否有再度上市的计划,瑞幸咖啡相关负责人援引5月上旬披露的一则声明表示,瑞幸咖啡管理层专注于贯彻公司业务战略,目前尚未有赴港上市的计划。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看来,在消息确定前,企业否认上市计划属于常规操作。“但上市会是瑞幸咖啡的必然结果。”朱丹蓬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瑞幸咖啡自身来看,重新上市会是瑞幸咖啡与过去进行割裂的标志性成就,瑞幸咖啡终究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同时中国的咖啡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的窗口期,随着消费频次和用户数量的双向增长,瑞幸咖啡有望得到更高速的发展。
在前华泰联合保荐代表人、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看来,财报业绩的好转意味着瑞幸咖啡的模式已经走通了,也意味着瑞幸咖啡能够再度尝试冲刺二级市场上市。但他同时也表示,“快消行业的价值更多是基于规模来判断,这个行业很难有品牌溢价。”王骥跃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方面来看,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已经够多了,这期间模仿者也在积极抢占市场份额,而我国大规模消费咖啡的习惯其实并没有真正培养起来,进一步发展的规模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瑞幸咖啡的店面比较小,同时价格驱动模式下瑞幸咖啡产品的价格涨幅空间有限,同样限制了公司利润增长的想象空间。
相关文章:
- 进一步降低到岗率!北京社会面筛查135例,朝阳为疫情高发区
- 市占率、新能源渗透率均破50% 10月自主品牌“笑傲”国内车市
- 谷歌迄今为止避免了大规模裁员 员工却担心裁员随时可能到来
- 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病例猴痘毒株成功分离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1月23日斥资7920.48万港元回购2253.4万股
- 三季度亏损收窄超九成,斗鱼仍面临付费用户流失难题
- 武商集团回应传闻公司要被银泰收购:请勿信谣传谣
- 广州昨日社会面40例,大部分区域疫情已基本阻断,海珠呈现重点片区集中发病特点
- 大疆DJI Mini 3(非 Pro)无人机通过FCC认证,有望双十二前发布
- 长赣高铁建设正式启动!全长429.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5年